一、制造商“不感冒” 生產率低,成本高
盡管3D3D列印打印機成本已經降了下來,但單個商品的制造成本依然得不到解決。
使用3D打印機制造商品,一個跟一萬個成本沒區別。單獨制造一件商品的成本,遠高於大型生產企業制造一萬件商品後均攤到每一件商品的成本。
消費者為什麼不選擇價格更低質量更有保證的那個?再者,3D打印前期需要大量投資,但是利潤很差,也無法規模化,很難吸引資本力量大規RP模加入推動。
在可以預見的將來,3D打印技術打樣也不可能完全地取代傳統的機械樣品加工。
二、消費者不買賬 個性化定制還是“傳說”
3D打印制造需要建模,設計離生產太遠,漫長的生產周期會撇掉一大群消費者。即便快速響應,相比同類產品高昂的成本和粗糙的精度又得撇掉一群消費者。重要的是,衝動的消費者有時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。
盡管3D打印有利於個性化與定制化,但大規模需求若姍姍來遲,制造商就容易因為資金斷裂而死去。
工業社會的特點是規模經濟,但個性化生產走的是反規模經濟的路子,也只有、天貓這樣坐擁龐大用戶和資源的大平台能玩得轉。普通的中國制造很難跟得上腳步,跟得上的商業想像力也有限。甘心做小賣家的話或許有機會,可是誰甘心呢?
三、耗材決定未來 勞動密集型工藝或將先被取代
耗材的擴展,決定了3D打印機的能力邊界。目前3D打印的耗材非常有限,現有市場上的耗材多為石膏、塑料、可粘結的粉末顆粒、光敏樹脂、沙土等,制造精 度、復雜性、強度和質感都達不到高要求,雖然在某些輕工業民用產品領域有些應用,但是離“打印”汽車、腎髒還差得很遠。而且即便耗材研發成功,規模化生 產、材料配比等都是問題。
不過,擁有全球兩家3D打印機制造巨頭的美國現在正在加緊對3D技術的研發。也有人士預計,到2020年之前,3D打印機可以從事小規模生產、制造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工藝品和商品。
四、決策者要“撓頭” 專利制度成管理新難題
盡管3D打印所開創的未來充滿無限想像,但要實現3D打印的廣泛商業應用,一些既有的商業規則必須被及時調整和改變。
3D打印將挑戰現有的專利制度。如果在家裡打印一部智能手機,需要的數據範圍涉及從芯片到電池的諸多。現有的專利制度將使得在打印東西時跟每家進 行昂貴的專利談判。其次是管理挑戰。要是打印的頭盔不合適,誰為此負責?是設計者?還是負責打印的?還是原材料供應商?要是人們買了3D打印機,在家打印 槍支和毒品怎麼辦?這些問題都需要決策者們迅速想出辦法,解決消費者和商家的合法權益。
五、投資者還在等待 “錢”途有憂
中國發明家協會曾在2012年組織過一批企業到北京計算中心參觀3D打印機實戰效果,然而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,到場企業僅有一家對其感興趣,目的竟然是想做山寨牌眼鏡。
相比3D打印長達20年的工業化應用,用3D打印機創業乃至讓消費者實現家用,3D打印目前還處於嬰兒期。不成熟成為該領域的代名詞,投資者對工業與創業之間的態度也形成強烈反差。一頭是產業資本大舉入駐,另一頭是側眼旁觀、靜觀其變。逆向工程
- Dec 05 Thu 2019 10:29
3D打印要邁過5道坎兒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